工大新春资料展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卖报活动,我吝啬的只订了星期天(那么一天)的报纸。星洲的网报和当今大马我都会去看,而且最近天天都会看,不是几天看一次。好过以前,现在的确不再那么的脱节。但是,看回实实在在的报纸,感觉好很多。忽然发现…………我真的很守旧,我就是喜欢看报纸。
Sunday, November 27, 2011
我爱看报纸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开花的树。邂逅
做了很多傻事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异想天开的想法:工大可以有中文读书会吗?
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是这样开始的。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观后感

至于柯景滕和他那群高中朋友也未免太无趣吧,就只会勃起和打飞机。不知道观众有没有发现,电影半点都没有描述他们那群人的家庭背景,就只知道柯景滕全家喜欢光着身体。至于沈佳仪,还真的像旁白讲的一样,很会读书比别人漂亮一点,她的魅力在哪里,我真的在电影里抓不到!
比较无聊的是有一幕是夏天到海边嬉戏,大家很开心,我就不明白它想表达什么,只知道到最后拍了一张很漂亮的电影海报
整部戏,固然有它的笑点,情节平铺直叙,没有惊喜,没有太大起伏,真的像拼凑起来的散文多过一部电影!
唯一让我比较有共鸣的是电影最后,所有各奔东西的朋友回来参加朋友的婚宴,回忆自己当初的懵懂。还有柯景滕狂吻新郎那一幕,那种对初恋执著,就是青春里最精彩的回忆!
近年来看到几部同样描述青涩初恋的电影,我就难免拿来做比较。而我看到的是,另外两部真的比较好。
《初恋红豆冰》- 马来西亚
讲的也是一段无疾而终的初恋。botak身边也有很多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是他们有灵魂,因为编剧赋予他们丰富的背景和人格。富有的痞子、耍帅的文艺青年、郁郁不得志的跛脚哥哥……打架鱼和botak的暧昧掺杂很多童年、了解和相处,有喜怒哀乐,不是上课读书而已。红豆冰是他们暧昧的索引;湖边的约会,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彼此的情感,那种不言而喻的层次细腻多了。
那年的夏天,除了初恋,还有很多乡愁和憧憬。我们看到初恋的青涩,小角色的梦想和无奈,还有对乡下生活的缅怀。戏到最后,大家都离开小镇,打架鱼和botak不再联系,在城市擦肩而过,世事沧桑的感觉也强多了。单看李心洁的演技和阿牛的纯真就加分不少
《初恋这件小事》- 泰国
讲的是一段白痴的初恋。Mario Maurer 和Pimchanok Lewisetpaihoon比柯震东陈妍希好看多了。同样没有深刻的背景,但是阿水和阿亮的爱就坦荡荡多了。一样单纯青涩,偶尔大胆疯狂,为爱做出无厘头的傻事闹笑话。但阿水为了阿亮作出的努力就比柯景滕强一万倍。看戏的整个过程你还会隐隐约约感受到阿亮的爱,但是就是那么含蓄。戏里还有很多很丰富的实景,例如阿水谈恋爱,忽略姐妹情;阿亮不敢爱,因为兄弟情。还有阿水离开找父亲的无奈,阿亮的足球梦,更真实,不是吗?
到最后看到相册时,看到阿亮的千言万语,才明白他们的情感其实慢慢地在酝酿。原来阿亮的相机照的不是风景,它始终默默为阿水聚焦。这一些,电影就有做很好的铺陈和伏笔。可能结局有点假,但是绝对是感情戏处理得细腻的电影
同样是幼稚的爱情,发生在你我左右,没有大场面,没有惊天地泣鬼神,不同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刀大的护航,能创造惊人票房
Monday, November 14, 2011
周末。乐也~~
刚过去的周末是非常非常愉快的
Thursday, November 10, 2011
看大马新闻的???
为了更干净的选举制度做出诉求,mata讲不可以
Wednesday, November 9, 2011
Thursday, November 3, 2011
我的牙齿问题
十一月的开始,真坎坷
云吉的事不是没有见过